“ 守约施博皆天下 · 琴瑟和鸣必共赢 ”
首先是大部分技术没有解决直流操作部分的寿命问题,例如很多技术要用到转换开关,这些转换开关的使用寿命很难比接触器的电寿命长,比如假设用继电器作为转换开关,那么,继电器的寿命是不低于10万次,而接触器的电寿命是不低于100万次(当然都是标称值),在这种指标下,大约用坏一个接触器的触头,最少要进行10次维护---更换继电器,这本身就是一组矛盾,本来使用直流操作的目的是减少接触器的损坏,但是,实际却增加了维护成本。
其次是直流操作系统的体积比较大,目前还难以直接安装在接触器的内部,从而进行大批量生产,只能作为小范围的技术改进,并且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于空间的限制,没法安装直流操作器件。
第三,有一些技术存在一些不成熟的误解。例如有的声称可以宽电压范围使用,甚至可以在做到110V—380V的操作电压通用,根据本人的测试,这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不是控制技术不行,而是接触器的壳架无法承受。以CJX2-50为例,220V控制电压的线圈的直流电阻是(温度20度时)118欧,铁芯间隙最大时的交流阻抗是116欧,两者合计234欧,通电吸合时的最大功率是206W。按照技术要求,接触器在热态时,必须保证在85%额定电压时能够可靠吸合,这是考虑了接触器的实际工作状况的,也是国家的标准,是不能违反的。如果我们直接改为直流操作,就会出现以下情况:在零下10度时,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会由118欧减少到105欧,这时,控制电压处于115%的状态,即253V,由于是直流操作,没有了交流阻抗的因素,这时的吸合功率是609W,是标称功率的3倍,这样很容易撞击坏接触器的壳架,特别是组件。我在测试时,多次出现了这种情况。
CJX2-50的触头组件,被多次损坏,因为当时的吸合功率是700W。
第四是成本问题。现在的技术,都是着眼于对目前交流接触器的技术附加,因此,如果想让接触器生产厂家生产,必然会增加制造成本,那么,生产厂家势必提高销售价格,而最终用户则不会接受。这是生产厂家最不愿意接受的。
以上这几个因素决定了目前的交流接触器直流操作技术比较难广泛推广